Welcome to WEISHIN TECHNOLOGY company website

探索聲音的藝術:麥克風世界的生物多樣性

什麼時候用的到麥克風?
從線上課程、線上會議到錄音與直播,
音質好壞往往決定了整個課程、
會議甚至是各影像呈現上的體驗。

但麥克風種類眾多,
做功課的時候,一下子看到動圈式、電容式,
一下子又是全指向、心型向、8字型向,
還有USB麥克風、領夾式麥克風……等等,
好多沒有看過的專有名詞,
一般人還沒開始就先頭暈了,
到底該怎麼選呢?

雖然新名詞很多,
但實際情況並沒有這麼複雜,
以下就先從麥克風的基本原理、種類,
個人需求與推薦使用的品牌,
帶讀者一探究竟!

首先,
剛開始研究麥克風的時候,
最常看到,
同時也是最無法理解的一批新名詞,
應該是動圈式、電容式以及鋁帶式麥克風吧!

說明這三者之間的區別前,
必須要有的概念是,
麥克風的核心功能是將聲波轉換成電子信號,
變成我們耳朵聽到的聲音。

而動圈式、電容式以及鋁帶式則是透過同原理但不同材質和來收音的三種技術。

動圈式(Dynamic)
利用振膜(Diaphragm)正面接受音壓,
其振動會使的麥克風內的線圈移動而與磁鐵感應起電,
隨著音壓強弱,
振膜的感應起電程度也會有強有弱,
此時麥克風的電路,
會再將感應起電產生的電流放大處理。
由於這種單純透過振動振膜產生電磁感應的方式,
較難因為細微的聲音感應起電,
因此細微的聲音較不易收錄。

電容式(Condenser):
除了和動圈式用同樣的振膜作用原理來收音外,
電容式麥克風還需額外使用電源才能運作。
而電容式麥克風的振膜是先以一個不導電的薄膜鍍上一層金屬,
這層金屬鍍膜的厚度及重量會直接影響振膜的敏感,
這的高靈敏度也多用於工法也是電容式麥克風的單價會比動圈式麥克風高的原因。

鋁帶式(Ribbon):
收音原理和動圈式相同,
差別在於所使用的振膜材質不同。
鋁帶式麥克風會在磁鐵兩極間放入輕薄的鋁質波浪狀箔帶,
靈敏度介於動圈式和電容式之間,
聲音表現溫和,
但材質脆弱,
製作成本較高。

接下來根據不同使用的情境,介紹不同類型的麥克風:
桌上型麥克風常見於錄音室和廣播;
手持麥克風較適合現場表演和演講;
領夾式麥克風因其便攜和隱蔽性,
常用在採訪講座;
USB麥克風則是因其易用性,
適合有移動需求的直播主和Podcaster。

以上都是挑選麥克風時,
最基礎的行前須知,
接下來將根據使用者的深層需求,
來認識不同指向性的麥克風。

首先,指向性是什麼?為什麼指向性很重要?

指向性,Polar Pattern,
指的是麥克風從不同方向收音到的範圍,
而為什麼指向性又是挑選麥克風的重要指標呢?

麥克風收音時可能會受到各種環境音、突發狀況的干擾,
為了避免以上狀況發生,
根據不同的需求,
來設計可以收到特定範圍聲音的麥克風,
如此一來便可以減少範圍以外的聲音被收錄。

簡單介紹幾個常見的麥克風指向性:
1.全指向:顧名思義,能接收全面的聲音,對各角度都相同的靈敏度,但有可能會收錄到其他的環境雜音。常用在收錄大合唱的聲音。
2.心型指向:最常見的收音麥克風,能避免收到左右兩旁的聲音,常用於在錄音室人聲收音以及現場演出的樂器聲音。
3.超心型指向:心型指向的強化版,收音效果更集中,能更抑制背面或側面的聲音,常用在演唱會,讓歌手聲音更乾淨。
4.8字型指向:可捕捉多個樂器和聲源,常見於雙人Podcast節目或專業錄音室收音。
5.寬心型指向:集合了全指向和心型指向的特點,常用在古典樂收音,適合錄製管絃樂。
6.單槍型指向:只專注在一個方向,加上可收較遠的聲音,適合用於開放空間,例如:外景節目、影視拍攝、生態紀錄等。

接下來介紹頻率響應(Frequency Response):
頻率響應,是指對不同頻率聲音的捕捉能力。
頻率範圍越廣,麥克風就越能捕捉到更高或更低的聲音。

為什麼要了解麥克風的頻率響應,
有的麥克風是收低頻(20Hz-800Hz)、
有的是收中頻(800Hz-8kHz)、
有的則是高頻(8kHz-20kHz),
好的電容式麥克風是可以完整收錄20Hz~20kHz內的聲音。

靈敏度(Sensitivity):
直白來說,
就是對聲音的感應程度或接收能力,
靈敏度越高越敏感,能收錄到的聲音細節就越多。

最大聲壓級(Maximum SPL):
是指麥克風能承受的最大聲音壓力或音量,
會用分貝來表示,
分貝越大,
表示麥克風能處理的音量越大。

麥克風是傳達聲音藝術的重要工具,
深入了解其中的原理並選擇適合你自己麥克風,
可以幫助創作者更好地捕捉與傳遞聲音。
隨著科技技術的進步,
麥克風的發展也會更多元精彩,
希望各位能透過這次的介紹,
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麥克風。

參考來源
來源一
來源二
來源三
來源四
來源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