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當造訪一個新網站時,
用戶總會被要求接受、拒絕或調整Cookie設定的提示,
這個看似不需要花多少時間的舉動,
卻在無形中造成使用者意想不到的困擾以及大量的時間浪費,
根據研究數據顯示,
僅僅只是在歐洲區的用戶,
每年就要浪費5.75億小時,
來處理Cookie提示。
在了解新的機制前,先來簡介Cookie 同意聲明為何:
Cookie是一種由網站傳送至用戶瀏覽器的小型資料片段,
用於紀錄用戶的瀏覽活動與偏好。
而Cookie 同意聲明是一種透過橫幅來確認使用者意願,
順利導入後,
Google的代碼會隨著其選擇進行調整,
只有在同意的情況下,
該網站或應用程式才會收集使用者的數據;
反之,若不同意,Google將限制Cookie收集資料。
此同意機制的初衷是為了提升網路使用的透明度,
讓用戶能自主控制個資的分享程度,
可實際情況卻不如預期。
這樣持續的彈出視窗只會讓用戶深陷同意疲勞的現象:
為了快速會到本來的工作和內容,
往往不假思考就會直接選接受,
本來應該加強隱私的保護機制,
反而淪為一種形式。
但隨著對個人資料隱私權的保護意識的興起,
歐盟《一般資料保護規範》(GDPR)等法規陸續要求企業加強對用戶數據的保護及管理。
2024年起也將進入Cookieless時代,
Google宣布暫停使用第三方Cookie,
使得投遞廣告會面臨挑戰。
點擊同意機制這個看似微小的干擾,
實際上正在侵蝕企業生產力和用戶體驗。
對於需要經常瀏覽多個網站的工作者來說,
每個月可能會損失十幾個小時的工作小時;
對一般用戶而言,
頻繁中斷使用的體驗,
不僅帶來挫折感,也可能影響對品牌或是網站的觀感。
在保護隱私和提升用戶體驗間找到平衡點,
發展出更簡潔的同意機制,
無疑是業界和用戶都在追尋的共同目標,
這樣不僅能提升工作效率,
也能確保隱私保護能真正發揮作用。
參考來源:
來源一
來源二
來源三